
事情追溯到去年。
這天大周離心機工廠接到了一個很著急的U形口平板離心機訂單,下午4點下單,三天就要提貨,別的廠家都不愿意去做的情況下,大周接了,并且加班加點生產出來。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記錄故事的始末《大周平板離心機出口柬埔寨化工廠選用》。
文章一發表,有人開始在文章下面評論說:“高要求的訂單;很著急的訂單,別的廠家不愿意做的訂單,之所以接這些訂單是因為你還沒有強大到能夠拒絕客戶背后的的能力?!?/p>
作為離心機生產廠家,面對這些質疑,有時候我真的不想回應,我認為是否去拒絕客戶,不是取決于自身能力,更多的是取決價值觀是否趨同。
比如說,有些客戶會貨比三家,然后取個折中的價格問我們是否能做,我一算,這個可能連原材料成本都不夠,此時,我們也會委婉的拒絕。
至于說客戶著急,幫助客戶趕貨,我認為這是企業責任的體現,我們從事一個行業,就是為社會承擔某種責任,解決某種問題。
而類似的事情在大周經常發生:
……
而正是這一次又一次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才慢慢成就了如今大周在離心機行業的品牌。